歡迎來到天津佳電電機成套設備技術有限公司的網站 |
![]() ![]() |
2025年2月15日,山東省某食品公司發生一起粉塵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
事故暴露的主要問題:
(1)事故企業為典型的家庭作坊,對粉塵爆炸風險認識不足,安全意識淡薄,企業主要負責人自行組裝調試生產設備,邊生產邊調試,作業現場管理混亂。
(2)現場未見粉塵防爆等安全管理制度和混料機安全操作規程,未炸毀的混料篩選等涉粉生產設備無泄爆等控爆措施,粉塵防爆安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
(3)對食品配料等涉粉企業存在的風險隱患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現有監管責任措施未真正落實到此類小微企業。
據了解,事發企業為一家食品企業,屬于粉塵涉爆企業中以粉體為主要原料進行生產加工,主要產品為粉體。該類企業粉塵量極大,一旦發生爆炸,事故后果極其嚴重。如2010年2月24日,河北省某淀粉公司淀粉車間發生的粉塵爆炸事故,造成19人死亡,49人受傷。該類企業應從如下方面加強防范。
1.進行規范設計和設備選型與安裝
粉體加工類企業常見的工藝有配料、篩選、混合、包裝等,這些工藝都是涉塵工藝,應進行規范的設計,防止因工藝順序顛倒,物料添加順序、步驟、用量等錯誤,導致物料互相反應,產生高溫、高壓或者可燃性氣體等引發事故。此外,涉粉工藝設備的選型,安裝對粉塵爆炸防范也極其重要。如事故企業涉及的生產去設備混料機有臥式螺帶混合機、錐形混合機、無重力混合機、犁刀式混合機、氣力混合機等多種,每種原理相異,風險防范措施不同,應根據工藝和物料的密度、粒徑、流動性、顆粒大小是否涉及漿料、液體料等選擇合適的設備。設備安裝應規范,防范安裝過程中工器具、螺絲、邊角鋼材等金屬雜物掉入設備內,引發爆炸。此外,調試過程中,切勿進行電焊、切割、動火等作業。
2. 加強日常安全檢查和風險防范
企業按照《工貿企業粉塵防爆安全規定》(應急管理部令第6號)《粉塵防爆安全規程》(GB 15577)和對應的行業標準自行或者委托具有相應能力的技術服務的單位進行粉塵爆炸風險辨識,確定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的數量、位置、危險區域等,分析存在的粉塵爆炸危險因素,評估爆炸風險,并制定對應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加強安全培訓教育,督促員工嚴格執行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并至少每季度進行一次安全檢查。
3. 加強點火源的防范
粉塵爆炸需具備氧氣、可燃性粉塵、相對受限的空間、粉塵云和點火源5個條件。企業生產過程中一些容器如除塵器、攪拌混合機、料倉等實際實時具備氧氣、可燃性粉塵、相對受限的空間和粉塵云4個條件,粉塵爆炸僅需點火源,并能發生爆炸。因此,點火源的防范極其重要。常見的點燃源有明火、機械撞擊、摩擦、熱表面和靜電等。粉塵加工企業應重點防范。如外部施工切割、電焊動火、機器攪拌軸跑偏或撞擊金屬雜物產生機械火花,人工拆包、投料過程中產生的靜電等都能夠引發粉塵爆炸,企業應加以防范。
4. 規范粉塵防爆安全措施
企業應按照《工貿企業粉塵防爆安全規定》(應急管理部令第6號)《粉塵防爆安全規程》(GB 15577)和對應的行業標準,對存在粉塵爆炸危險的工藝設備應當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抗爆等一種或者多種控爆措施;采用干式除塵系統的粉塵涉爆企業應當按照《粉塵防爆安全規程》等有關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規定,結合工藝實際情況,安裝使用鎖氣卸灰、火花探測熄滅、風壓差監測等裝置,以及相關安全設備的監測預警信息系統,加強對可能存在點燃源和粉塵云的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的實時監控;針對粉碎、研磨、造粒、砂光等易產生機械點燃源的工藝,粉塵涉爆企業應當規范采取雜物去除或者火花探測消除等防范點燃源措施,并定期清理維護,做好相關記錄。
5. 加強作業現場粉塵清掃工作
粉塵涉爆企業應當按照《粉塵防爆安全規程》等有關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制定并嚴格落實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的粉塵清理制度,明確清理范圍、清理周期、清理方式和責任人員,并在相關粉塵爆炸危險場所醒目位置張貼。相關責任人員應當定期清理粉塵并如實記錄,確保可能積塵的粉塵作業區域和設備設施全面及時規范清理。粉塵作業區域應當保證每班清理。